This is the city I fell in love before I come.
我计划着去维也纳很久了。从寒假没有办下来签证到春假去了奥兰多,一直都没有去成。我的旅游计划除了看剧基本就是walkng around the street and feel it. 我不需要去多少景点或者是看多少历史遗迹。just feel the city. 维也纳像是我想像的那样,就算经历了战争与纳粹,它还是一座没有醒过来的城市。我在维也纳住在了两个地方,属于博物馆区与城市中心。在维也纳的每一天我都在穿暴力裙撑的lolita dress,我觉得它是最fit in 的城市了。
维也纳的人幸福指数很高,或者说是安全感很高。但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都慢吞吞的,地铁上还是会有人抢着上下。我不能否认这世界上确实是有想要伤害我的人,但是这个城市确实十分安全。我在凌晨三点从酒吧回来之后还坐了夜班巴士的首班回去。第二天早上睡到自然醒,然后打着遮阳伞,拿着地图步行在维也纳的街头。我尝试着用老式地图但还是失败了orz。从博物馆广场一路走着去了玛丽特蕾莎广场,又跑去了艺术史博物馆。
后来回来维也纳,也是每天就在街上漫步,走去了自然历史museum又走去了美泉宫。这样的城市很适合一个人慢慢的走呀,或者有个朋友一起慢慢的走。我在雨里去的美泉宫,穿着裙子与小白鞋其实很不合时宜,而且雨中的美泉宫是泥泞的路。所有人都忙着注意着宫殿有多么好看,但我反而不喜欢这样的宫殿。在外形上看上去和纳粹的府邸与1950s苏维埃建筑没什么两样。说是宫殿,只是在内里华丽其实挺不ojbk的,至少不是我想像的那样。而且其实内里也没有多么的华丽,算是附加价值的问题。
最棒的还是自己慢慢走上山的最顶上,跨国整个花园站在观景台上。美泉宫里黑压压的全是人,但这里不一样。从花园的迷宫里就寥寥无几的人群在这里就像是消失了。我喜欢站在山顶上看着下边四四方方的宫殿。奥地利哈堡王朝的时间太短了,相比于这个王朝做了什么其实更出名的是sisi。但是与玛丽安东瓦尼特不同,sisi 的音乐剧里虽然很女权,但有一些无处不在的细节性歧视还是让我接受不了。一个王朝把自己的亡国都怪罪在女人身上,想想哪里是可信的呢?
一粒沙音乐剧里把sisi和fj的矛盾归于太后,把豆腐的死归于sisi,把她的死都归于她自己,把人民的怒气都归罪于她。不是说一粒沙不是不好的音乐剧,它当我想跳舞撑着我过了多少年。ich bin stark genug
德奥德奥不愧是一家,什么都特别的对称。但宫殿两侧有很做花丛,像是半个花展。正好带了小帽子,就拍了自己亲吻花花的我自己。真实的讽刺。喜欢花花的我偏偏花粉过敏。这是个什么效应来着orz就是…永远不要期望值太高。
前一天又跑去了人民公园和多瑙河的边上去了。我妈问我多瑙河蓝吗,我想了半天没想到回答,那自己跑一趟趴。从天亮等到天黑,从高架桥的一边走到另一边。等于说我走了整个桥。真-整个桥。下雨了。维也纳一直在下雨,我也一直在雨中的维也纳走着。我自己明明是讨厌海边讨厌水边的。在但是在这里走就像是什么都不用思考。
其实去了多瑙河边也算是偶然,听奥地利人听多了,脑子里不由自主的会响起来 你见过维也纳的夜吗?你见过夜里的多瑙河吗?好了我见过了。来维也纳之前我除了剧票什么都没有准备。甚至在最后连剧票都是临时起意买的。不紧不慢,活在当下。